反复小达


 
在写论文的途中,小达发觉他的论文题材过于简易,并没有提升自己的知识、技能水平,于是在同学圈中宣布,他将放弃之前的论文,着手针对下一份论文搜集资料,必要时会与新教授进行相关的讨论。
 
这起事件引起同学之间不小的骚动。这意味着,他的脚步会放慢,毕业进程落后于其他的同辈同学。我所知道的,当其他同学从德国毕业后,他还在实验室里钻研那一台能对角线移动的机器人。
 


朋友的耳语开始传出,认为小达的想法反复无常,但我更愿意相信,他只是活在当下,忠于自己的内心而已。
 
我比小达年幼一岁,是他的学弟,时常看见他躲在房内编写程序,有时,也在一边听他说他的机器人的完成度是否又跃进了。他说得眉飞色舞、口沫横飞,晃眼之间,我们变成了熟悉的朋友。
 
在他的面前,我听他说教的时间不短。
 
他曾神色凝重的跟我说,外籍人士不应该久待于德国,他们会迷失于眼前所见的、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一切。我明白的,背后推动他说出这番话的理由是,他想要跟家人、朋友一起过日子,一同发展。他这么说,“一个人要是有才干,是匹上好的千里马,终究会遇见一个会相马的伯乐。”
 
他回马后首份工作的薪金待遇不如人意,生活压力不小,短时间内,他又匆匆换了第二份工作。消息传来,他的新想法竟然与之前的论述大相径庭,“虽然新工作的地点在俄罗斯,但有高薪酬,还有一年两次的返马飞机票呢。”
 
迫于现实的无奈,小达再次远离他乡。在没有亲人的陌生城市,触目所及有些荒凉,小达在零下20度的地方管理着人事。
 
一年逝去后,小达想起了最初的梦想蓝图,他毅然辞了职,带着一点积蓄回老家。他想要找到一个平衡点,家人与工作两者兼得。
 
小达让我回国时一定记得去找他吃饭,他甚至说,哪天要是有机会我们能一起合作做生意。我想,“或许吧,曾一起逛超市买打折食物、推着购物车回附近的宿舍,在经贸上,这些可以称得上是‘采购’跟‘物流’了。”
 
从撤换论文题目到三心两意的寻找工作,我觉得小达说话反复,但我却从不表示怀疑。回想他之前种种对我的好,我才知道,我的态度、说话的口吻,有时候跟他其实有那么一点像。
 
当我远在德国波恩实习时,他趁周末把我唤回杜伊斯堡,一起天南地北的聊,晚上打地铺睡地板;在某个晚餐聚会上,是他走到洗手槽边,拒绝让我负责洗所有人碗筷;在某个派对场合,当我被脱下裤子遭人当众戏弄时,只有他挺身而出,大声苛责那名始作俑者。
 
不管他身在德国、马来西亚、还是俄罗斯,是他主动敲我的面子书,跟我说说话。
 

3 comments: